吃了这类蘑菇,为什么会有超现实体验?
你有没有听说过吃了毒蘑菇会看见小人跳舞?一类含有致幻分子塞洛西宾的蘑菇常被统称为“迷幻蘑菇”。吃了这种蘑菇的人往往会经历一种超现实体验。这种分子能迅速且深刻地改变人的感知和认知。在这段时间里,他们的空间感、时间感和自我意识都会扭曲。一种被称为半裸盖菇(Psilocybe semilanceata)的迷幻蘑菇。(图/Arp,Wikimedia Commons)但长期以来,还有一种声音认为,在适当的条件下,迷幻体验也可以减轻精神痛苦。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赛洛西宾曾显示出治疗抑郁症的前景。过去一些临床试验结果表明,塞洛西宾和谈话疗法相结合,可用于治疗重度抑郁症、成瘾等精神问题。在研究中,这种致幻剂不仅疗效迅速,而且持续时间长,可以持续数周、数月甚至数年。但人们并不清楚这背后的机制,对这类药物的研究也受到了相当严格的限制。如果能准确地了解致幻剂会如何影响脑,或许有望帮助科学家和医生开发它的治疗潜力。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报告,赛洛西宾会暂时扰乱脑中一个涉及内省思维(比如白日梦和记忆)的关键区域网络。这从神经生物学角度解释了赛洛西宾的致幻效果,为开发基于赛洛西宾的精神疾病的疗法奠定了基础。研究已于近日发表在《自然》上。脑功能网络人脑包含约1000亿个神经元。每个神经元都与成千上万个其他神经元相连接。它们构成网络并同步活动,进而创造了我们的思维、行为和情感。脑网络大致可以分为初级网络和关联网络,各种网络共同协调整个脑的活动,产生正常的清醒意识。初级网络负责处理直接的感觉和运动功能。相反,关联网络则会参与更高阶的认知过程,它们可以整合来自初级网络的信息,协调复杂的任务和行为。其中,一个被称为默认模式网络的关联网络,就负责处理内省,也就是对自我的思考。这个网络连接着不同脑区,通常在大脑没有特别工作和任务时,这些区域会同时处于活跃状态。为了理解赛洛西宾对脑功能网络层面的影响,团队设计了一种实验方法将这种影响可视化,并将这些网络的变化与主观体验联系在了一起。他们为实验招募了7位健康的成年人,让参与者在受控条件下服用大剂量的赛洛西宾或哌甲酯(利他林)。由于服用赛洛西宾导致迷幻可能会带来负面甚至可怕的经历,因此有两位训练有素的专家会在整个过程中一直陪伴着每位参与者。专家会帮助参与者为他们可能经历的事情做好准备,在每次实验中提供指导和支持,并在实验后帮助志愿者。在实验的前几天到几周、实验期间以及实验后三周内,每位参与者平均接受了18次脑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6个月后,4名参与者也再次接受了回访。这幅脑活动模式的热图展示了一个人在服用致幻剂之后会受到严重干扰。服用前和服用后相对稳定的模式呈现出蓝绿色调,而在“致幻之旅”期间则被暂时扰乱(红、橙黄色调)。(图/Sara Moser,Washington University)结果发现,赛洛西宾对脑功能网络造成了深刻而广泛的改变,但这种改变并不是永久性的。正常情况下,每个人的脑功能网络就像指纹一样各不相同。但赛洛西宾会彻底扭曲脑网络,使所有服药的人的脑网络都变得更相似,以至于无法再识别出个体特征。这在神经科学层面上验证了人们所说的“致幻剂之旅”中失去自我意识的说法。特别是,赛洛西宾会让默认模式网络不再同步。但等药物的急性作用消退时,这个网络又会重新建立,不过与服用赛洛西宾之前扫描结果仍有一些微小的差异,这种差异则会持续数周。相比之下,服用利他林的参与者的默认模式网络保持稳定。(图/Washington University)此外,在体验过程中,参与者被要求使用经过验证的“神秘体验问卷”来评价他们的超越感、联系感和敬畏感。研究结果表明,功能网络的变化程度与每位参与者主观体验的强度相一致。精神疾病药物的前景研究人员猜想,人们正是利用这个网络系统来思考自我与世界关系。如果这个网络不同步,就会在短期上产生一种迷幻的体验。但长期来说,它也有可能让大脑变得更加灵活,更有机会恢复到一种更加健康的状态。尤其是这种药物表现出的模式更令他们兴奋。它最初会产生巨大效应,当效应消失后,微小的效应依然存在——这正符合科学家希望看到的潜在药物的模式。此外,通过不同手段获得关于药物对每个个体影响的精确数据,也是迈向精准临床试验的一步。尤其在精神病学领域,医生常常不知道谁应该服用哪种药,怎样的剂量和频率才最适合患者的。因此,通常只能开出一种又一种药,不断调整剂量,直到找到有效的。如果能在临床试验中借助更多方法,找出个体不同的因素,就能更好地利用现有的药物。团队同时强调,这项研究并不能成为把赛洛西宾当作自行治疗药物的理由。赛洛西宾并不是一种批准的药物,而且在没有专家指导的情况下服用也非常危险。#创作团队:编译:Takeko排版:雯雯#参考来源:https://medicine.wustl.edu/news/mushrooms-generate-psychedelic-experience-by-disrupting-brain-network/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4-02154-6#图片来源:封面图&首图:deviantart.com,anavrin-ai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